體重管理到底該怎麼做?

 據衛福部國健署調查,台灣20歲以上的成人,代謝症候群盛行率

為19.7%、約每5人就有1人;

台北醫學大學與保健食品業者合作研究,
將188位台灣代謝症候群患者分4組進行臨床飲食控制觀察:
1.熱量控制飲食組、
2.熱量控制飲食+代餐組、
3.熱量控制飲食+魚油組、
4.熱量控制飲食+代餐+魚油組,
12周後發現,只進行熱量控制飲食組別,體重僅減少2公斤、體脂率只降1%,
但熱量控制飲食+代餐+魚油組的體重平均減少4.5公斤,體脂率降了2.5%,且三酸甘油酯、低密度膽固醇等也獲得控制,
有效控制體重與改善代謝症候群,
此項研究分別在今年、去年發表於食品科學著名期刊《Journal of Functional Foods》、歐洲臨床營養學期刊《European Journal of Clinical Nutrition》。
 
美國大學加州洛杉磯分校醫學與公共衛生系教授Dr. David Heber表示,想做好體重控管,可依照「高」魚油濃度、「高」蛋白質含量、「低」GI飲食、「低」卡路里飲食控制,「高高低低」原則來飲食;Dr. David Heber與中華民國肥胖研究學會理事長蕭敦仁醫師皆指出,低熱量飲食是指對患者進行低熱量、少吃的飲食教育,但患者實際吃多少則依個人感受有所不同,但使用代餐概念改變飲食習慣,則可直接限制患者飲食份量,蕭敦仁強調,想改善代謝症候群,飲食習慣與運動是關鍵,他以自己為例,用健康代餐取代1~2餐正餐,控制總熱量,並搭配每天30分鐘運動,讓他15年來都維持相同的標準體重,更能降低代謝症候群發生機率。
 
原文出處: http://m.appledaily.com.tw/realtimenews/article/new/20150617/630753/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